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近日,《华尔街日报》和《世界报》等德国媒体相继从调查人员,以及多名亲身参与者处了解到,一个6人的乌克兰团队在两年袭击了波罗的海海底的多条“北溪”天然气管道。
“北溪”天然气管道网络从俄罗斯出发,经波罗的海直达德国,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为运营方的主要持股者。2022年9月26日,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3条“北溪”管道发生爆炸,并泄漏大量天然气。该事件加剧了原本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同时逼迫欧洲人从美国增购了高价液化天然气。随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展开调查,但都拒绝俄罗斯参与。
“北溪”管道是欧洲人重度依赖俄罗斯能源的象征,但同时也是地缘政治版图上的棋子。围绕这次爆炸的阴谋论满天飞。基辅、柏林、莫斯科、华盛顿纷纷撇清责任,甚至互相指责。2024年2月,瑞典和丹麦相继宣布结束调查,并将责任方指向“一个由国家发起的团伙”。两国因缺乏管辖权而未提起刑事诉讼。作为直接利益方,德国方面则继续展开调查。
最新的媒体调查显示,虽然尚未确定谁在幕后发号施令,但乌克兰、美国、德国、荷兰等西方国家政府均对该事件完全知情。
2014年乌克兰东部战争爆发后的多年里,乌克兰情报部门一直与欧美专家就针对“北溪”管道制定详细的袭击计划,但终因耗资过高、行动过于复杂而放弃。
直到2022年5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3个月之后,新一轮俄乌冲突再起,乌克兰军官和商人秘密商定,由一名高级将领来指挥行动,并直接向时任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报告。整个行动过程均以口头交流方式进行,以免日后留下证据。
德国《世界报》称,起初刚上台的泽连斯基是同意该方案的,但后又应美国拜登政府的施压而下令停止。
一名熟悉调查进展的德国官员表示,最近出现的证据显示,2022年9月26日深夜,由6名乌克兰军方及民间资深潜水员组成的团队,携带潜水服、导航仪等装备,驾驶一艘在德国租用的帆船前往事发地,把军用炸药奥克托今和定时装置安放在管道上。
德国联邦总检察长于今年6月首次对团队中的主要嫌疑人朱拉列夫(Volodymyr Zhuravlev)在欧洲内部秘密下发通缉令。朱拉列夫此前一直住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一个小镇上,但已于7月初返回乌克兰。在边境口岸放走他的波兰边防工作人员当时并不知道他是德方要的通缉犯。
此外,目前已知6人团队中还包括一名女性。德国总检察长的发言人伊内斯·彼得森拒绝向BBC等媒体公开证实该通缉令及其他嫌疑人信息的真实性,原因是该案件仍在调查之中。
德国方面未掌握证据证实乌克兰政府或军队高层下令执行该任务。今年2月,泽连斯基撤换了乌军总司令,退出现役的扎卢日内改任为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对最新的媒体报道内容回应称不知情,且乌军没有获得在海外执行任务的授权。而泽连斯基也否认下达过类似命令。
8月15日,泽连斯基的顾问波多利亚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乌克兰与“北溪”管道爆炸一事无关,并表示当年只有俄罗斯掌握足够的技术和财政资源。
进入21世纪之后,欧洲各国争相实现能源来源的多样化。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从施罗德到默克尔,德国的历届政府都主张通过能源和贸易纽带将俄罗斯与欧洲联系在一起,这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并确保地区和平。然而2022年2月开始的俄乌新一轮冲突彻底摧毁了他们的希望。
匈牙利机构在今年5月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包括德国居民在内的欧盟三分之二受访者担心该调查缺乏透明性。塞尔维亚裔美籍记者内博伊萨·马利奇近日在《俄罗斯卫星网》8月15日的对谈节目中也提到,关于调查的最新报道,可能是为了乌克兰攻入库尔斯克或其他正在进行的计划转移焦点。
目前正值乌克兰在前方战场上逐渐获得心理优势之际。在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后,乌军正通过设立军管机构向莫斯科施压。德国《时代》周报网站8月14日报道,德国政府发言人在证实前述通缉令真实性的同时也表示,不论案件的调查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德国继续支援乌克兰,两件事没有关联。